学术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报道 >> 正文
【学术资讯】刘晓东教授谈“宁波之役的隐情与东亚交涉”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22日 18:40    点击次数:507

420日晚,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刘晓东教授做客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于知新楼A1017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名为“宁波之役的隐情与东亚交涉——以明朝指挥袁琎‘被掳’像的形成为中心”的专题讲座。讲座由赵文坦教授主持,学院近百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聆听了讲座。

讲座伊始,刘教授以“讲好一个故事”为话题引出了今天讲座的主题,即嘉靖二年(1523)的“宁波争贡事件”中明指挥使袁琎“被掳”像形成的过程。事件起源于日本大名细川氏和大内氏各派遣对明朝贸易使团来华贸易,两团在抵达浙江宁波后因为勘合真伪之辩而引发冲突,在浙江宁波爆发了武力杀戮事件。刘教授认为,宁波之役在明日关系史中常被看作是一个具有转折意蕴的标志性事件。以往的研究,侧重于对勘合贸易、“伪使”问题以及宋素卿生平的考察等,对其中的明朝指挥袁琎“被掳”事件则涉猎较少,因此应作详细探讨。

接下来,刘教授论述了该事件发展的过程。“宁波争贡事件”发生后,嘉靖皇帝极为震怒,下令严查失事者责任,务必核实“情罪以闻”,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处置。该年10月朝鲜海军抓获劫持大明官民的大内氏宗社等人并送交大明,为大明查明事件真相提供了有利条件和依据。至嘉靖四年(1525),朝廷公布最终处置方案:除将朝鲜送还的“倭俘”与宋素卿等一并论处死刑外,对相关失事官员分别给予谪戍、夺俸等惩戒。但是都指挥使冯恩奏言中所说“其间情节,隐碍尚多,不敢尽露”,这一隐情是否与袁琎“被掳”事件的真实情况有着某种关联呢?接着,刘教授谈到,明代官方史书《明实录》《明史》等明确记载袁琎“被掳”而去,但是一些明人文集、笔记小说以及域外汉籍资料中的记载却与官方记载并不一致。如在明人李开先《宋素卿传》及余永麟《北窗琐语》中记载,袁琎在宁波之役中充当了“为贼向导”的角色,又见《朝鲜王朝实录》载日本国王书契,记载“武馆袁琎为之向道(导)”一事。这些流传民间及海外的相关记述,虽然在一些细节上有所差异,但是在袁琎曾为倭使当过向导这一点上却是高度一致的。刘教授认为,对于事件真相我们还难以遽下结论,但是袁琎在官方和民间两种记载中存在的截然不同的形象本身就是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那么,作为官方主流记载的“袁琎被掳形象是如何形成的呢?

刘教授转而讨论了东亚交涉与“袁琎被掳”形象形成的关系。由于该事件不仅关乎日本和大明两方,还波及朝鲜以及交涉过程中涉及的琉球。因此,袁琎“被掳”还是“为贼向导”的形象关乎当时朝贡体系的中心大明的上国威严。嘉靖十八年(1539),日本大内氏遣使入明朝贡,称袁指挥乃嘉靖十年,虽附妙贺送还上国,为大风漂没于中流”,其中对“袁琎被掳”并未予以否认,但也未提“武官袁琎为之向道(导)”之事,而是将这一“隐情”暗含在了愿代“当国刑、赎其罪”的表述之中。袁琎被掳”遂成为东亚各方共有的一种心照不宣的形象表述。

刘教授总结道,宁波争贡事件及其在东亚区域的流播,对明朝的上国威严无疑带来了一定损害。对于明朝来说,袁琎“为贼向导”显然比“被掳”更具破坏性。于是,在明朝、日本、朝鲜乃至琉球各方的利益斗争与妥协中,袁琎“为贼向导”的言说渐被淡化,并以其“为大风漂没于中流”的方式,最终完成了“袁琎被掳”形象的塑造,也成为东亚区域各国共有的一种主流性描述。

在讲座的最后,刘教授耐心地答复了在座师生提出的问题。讲座在师生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嘉宾介绍:

刘晓东,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明清史、近世中日关系史。著有专著《明代的塾师与基层社会》(商务印书馆,2010年)《明代士人生存状态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主要代表性论文有《<虔台倭纂>的形成:从地方经验到共有记忆》(《历史研究》2013年第1期)《南明士人“日本乞师”叙事中的“倭寇”记忆》(《历史研究》2010年第5期)《明代官方语境中的倭寇与日本》(《中国史研究》2014年第1期)等。

 

 

 


【作者:王亚明    责任编辑:曹明明】


上一条:【学术资讯】滨下武志教授谈“东亚区域史研究的课题和方法——从朝贡到海关”

下一条:【长风讲坛】全球史与跨国史研究院系列讲座第28讲——东亚区域史研究的课题和方法——从朝贡到海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