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高密前冢子头遗址考古发现论证会在山东省高密市举行。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宋新潮,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王子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良高、徐龙国,山东省考古学会会长郑同修,山东博物馆研究员杨爱国,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兰玉富等专家学者出席论证会。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方辉主持会议。
与会专家首先到前冢子头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进行实地考察,询问相关遗迹现象,并参观了山东大学考古实习基地及前冢子头遗址出土文物标本。论证会上,前冢子头遗址考古负责人高继习汇报了遗址整体状况及主要考古收获,对战国圆形台基遗存进行了重点介绍与解读。战国时期的TJ11是此次发掘的重要收获,该台基大致呈圆形,面积达780平方米。因历代耕作取土,该台基顶部地面部分已被削去,从对残存的地下基坑解剖情况来看,该台基筑造过程是先开挖1.5米以上深度的大型圆坑,坑底经过整平,填土取自外围黄色生土以及遗址外围壕沟中的黑色或青灰色淤土,以倾斜土层铺垫并经压实或简单夯打的方式填平基坑。与台基大致同时期的灰坑、灰沟内,出土大量动物骨骼和制作精致的暗纹陶器等遗物;台基南侧约2米处,有一座一次性填埋7人的人牲坑,经鉴定为青壮年阶段的4男2女以及一位未成年;台基西南侧一口水井的近底部填土中,发现一件器形硕大的陶甑,复原后口径120、高90厘米。这些迹象表明,该台基应与祭祀等礼仪性活动有关。因而齐地保存有八主信仰等复杂多样的祭祀形式和祭祀对象。前冢子头发现的周代台基遗存应该与这类祭祀遗存有关。专家们建议进一步扩大发掘面积,搞清残存台基平面结构,以及与台基共存的其他遗存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人牲骨骼进行年代测年,以明晰台基遗存的具体性质。
与会专家认为,该遗址面积不大,堆积不太深,但各时代遗迹打破关系复杂,适宜开展长期的田野实习教学。目前的考古发掘工作已经显示出其重要性,对于理解东夷华夏化的过程,揭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专家们建议要将前冢子头遗址置于胶河流域乃至鲁东南地区区域系统调查中开展同步工作,明确遗址在区域社会网络中的性质和地位,进而使遗址发现的遗迹现象解读与阐释更为深入;与海岱地区文明探源工程加强沟通合作,共同推进海岱地区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进程研究;发挥山东大学学科优势,进一步推进地学考古、生物考古、环境考古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关注微地貌与古代人群活动的关系,同时要加强文物保护力度,尽快提升遗址保护等级;积极转化利用考古成果,立足于高密考古实习基地,开展更多高质量公众考古活动,服务于周边群众,让文物活起来。
潍坊市副市长狄波、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权文松、高密市市委书记王文琦等相关单位领导及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前冢子头考古项目属于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海岱地区夏商周考古研究”重大项目工程的组成部分,遗址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包括了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早中期、岳石文化、两周文化以至汉代的堆积,并在龙山文化早中期形成了一座核心聚落面积约5万平方米的城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