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展——山东大学赴山东博物馆社会实践活动”是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21、22级部分学生组织开展的,以优化大众参展体验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队伍成员的目光聚焦于博物馆的展陈设计与观众与展品的交互体验。
7月2日,在经过前期的认真准备筹划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何以为展”社会实践团队一行来到山东博物馆,实践团队成员走进展馆深处,以馆内文物为研究载体,对文物的保护、利用、展陈模式进行实地探访与调查,深入探究文物保护利用的情况以及背后社会经济与文化观念的变动。
本次调查选取了山东博物馆的“海岱日新——山东历史文化陈列”展览作为调查样本。2日一早,团队成员到达山东博物馆,正式开始当天的调研活动。在之前的准备过程中,队员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该展览以海岱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为纲,追溯了该地区从史前时期至近现代的发展历程,全面立体地展示了山东六十余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
步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投影荧幕,荧幕上展现着史前时代海岱地区的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随着控制台边的小朋友按下对应按钮,荧幕中的动物或是发出声音或是开始在画面中疾驰,引得小小人群爆发一阵又一阵惊叹,搭配先进投影技术,该项声色并茂的设计无疑拉近了观众与原始自然环境与古老动物的距离。
展厅内也复原了旧石器时代海岱地区人类的生活场景,在重叠的岩洞之下,三两古人类或是缝补兽皮,或是制作石器,海岱文化的火种就这样在盈盈火光之中生发。在岩洞对面的展柜内规整地陈列着一块旧石器时人类打造的石核与石片,与普通展品仅靠讲解支撑不同,该展品的展柜玻璃配备了触屏式投影的存在,随着成员们触碰制作过程的选项,屏幕上便出现了石块向石器转变的步骤演示。这对于不了解石器时代的参展者来说无疑是最合适便捷的知识补充。同时,该项技术也被应用在了对于古老开颅术的讲解上。这种交互手段增强了文物和古代历史对观展者的吸引力,也是新技术在文物展陈中的优秀应用。
由旧石器时代展厅右转,新石器时代的展品成群地奔入视野。制作精美的骨角牙雕,形态各异的手制陶器……展品丰富,令成员目不暇接。其中让成员惊喜的是,在衣冠美饰区域,展陈设计人员巧妙的将图画和文物结合,配合相应的语音讲解,形象地展示了展品在当时生活中的使用状况,简明易懂。在有关原始乐器的展览区域,展厅贴心的设置了乐器声音播放按钮,让人民的观展过程切实地实现了“声色”并茂。
与石核制备技术侧重于知识的讲解和补充不同,龙山陶器展厅更注重向观众充分展现黑陶器形之美。薄如蛋壳的陶器,分立在不同的展柜中,在灯光的映衬下,陶器更加“窈窕”,美感加倍……
在对省博展览进行了长达了一周的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团队成员们还对现场的观众进行了随机采访,并配合发放了有关博物馆观展体验的调查问卷,共收入百余份有效样本,系统而深入了解参观者在观展中的心绪变化以及对展览的肯定与建议。综合团队的实地调研和样本分析,成员们发现,在博物馆展陈设计的过程中增加更多交互性环节,能够更好的帮助沉浸式观展,更加形象地展览形式也有助于观众加深对于展品应用的理解,以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化作用。
通过此次调研,队员们了解到目前博物馆内文物展陈大致有普通展陈、交互性手段、沉浸式感受、多媒体技术等方式,博物馆内的陈列设计水平有了极大提升,调研过程中,通过随机采访,成员们也了解到观众对本次“海岱日新——山东历史文化陈列”展览都具有较高的评价。调研结束之后,队员们表示自己对博物馆陈列设计的认知与理解更加深入,调研过程中成员们将所学内容与实际展陈相互作证,知识运用与沟通交往能力也有了提高。当前博物馆展陈工作可能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未入展柜的画像石等文物很难完全避免被观众触碰等,本次调研活动利于团队深入了解博物馆展陈,培养对文物保护利用和进一步提高陈列设计水平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