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2日,历史文化学院2018级档案班在霍艳芳老师带领下,前往山东大学图书馆古籍修复室参观学习。古籍修复室张同彬老师和李璇老师耐心地为同学们讲解相关知识并演示操作流程。
参观活动开始,张同彬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古籍修复室的基本设备及其功能,并向同学们展示了古籍修复室近期的一些修复成果。同时,张老师还向同学们介绍了古籍修复中常见的修复材料、修复工具等,让同学们了解到实际工作中的古籍修复知识。
演示环节开始,张同彬老师首先为同学们演示了字画托裱的具体工作。字画托裱最开始需要用喷壶在合适的高度均匀地喷少量水,将字画轻微润湿后展平。接着使用蘸稀浆水后的羊毛刷将字画一侧固定在桌面上,并采用“米”字的手法将纸张在裱画台上刷平。然后取一张宣纸,卷成筒状,将纸的一侧固定在字画上方,再用左手将宣纸舒展开,同时右手持鬃刷上下来回刷动,迅速将纸平铺在字画上方。在确保没有褶皱后,需要将纸的四周刷上浆糊,需要注意不要刷到画芯上。之后取一小块白纸放在边缘,作为预留起口。最后将刷完浆糊的纸从桌面上小心揭下,贴到挣墙上,并拿鬃刷轻轻敲打纸张边缘,将其固定在墙上。演示结束以后,同学们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亲自动手体验字画托裱与上墙的过程。
李璇老师则向同学们演示了浆糊的制作与古籍的修复过程。她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淀粉的制作过程,然后详细讲解了浆糊的制作过程。浆糊制作最开始需要往小麦淀粉中倒入一点清水,然后慢慢搅开,确保淀粉不会结块;加入少量沸水,以卸去淀粉的韧劲;随即加入大量沸水冲泡,并迅速沿一个方向搅拌,直到浆糊微微发黄且略微拉丝。整个搅拌过程大概需要十分钟。搅拌结束以后,需要将浆糊放置冷却至适宜温度,再倒入适量清水备用。
古籍修复的内容较多,李璇老师主要向同学们演示了补洞和除霉。古籍修复首先要仔细观察古籍纸张的纹路、颜色和纸张拉力强度,以选择材质相近的纸作为补纸,修补时补纸的帘纹要与古籍书叶的帘纹横竖相一致,以保证纸张修复后平整,且能够长久保存。在观察结束后,选定需要修补的孔洞,用毛笔蘸取稀释后的浆糊,在书叶孔洞周围抹上稀浆糊,把选好的补纸按在涂了浆的洞口上,撕去多余的补纸,再需要根据孔洞的大小和形状用镊子修理出合适的形状,以补纸盖过孔洞不超过2mm为宜。修补后的书叶放在吸水纸上,再覆盖一层吸水纸,用鬃刷轻轻刷平整,并用两张木板将其夹在中间,木板上放置铅块,以保证晾干后的纸张平整。在除霉方面,则可以先用高锰酸钾对受损古籍进行处理,在古籍颜色变为黄褐色后,及时涂上草酸。在老师的展示过程中,两位同学也积极报名,体验了这个“艰难”的补洞过程。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不仅对于课本上提到的档案修复技术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也学习到非常多课本之外的修复知识,对于古籍修复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古籍修复是一项非常需要耐心的工作,需要大量重复地做一些细致的工作。两位老师在古籍修复岗位上的坚守也激励着同学们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档案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