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晚,德国汉学家、波恩弗里德里希-威廉大学教授兼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培高德(Cord Eberspächer)应邀到山东大学作题为“想象中国:德国从近代早期到现在的中国形象”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学系孙立新教授主持,50余位师生参加。
培高德教授在讲座伊始提出,人们在认识世界各种事物的过程中,常常依靠“想象”来建构对某一事物的印象,在接触异域族群和文化的过程中更是如此。德国人对中国的认识就掺杂了诸多的想象。
培高德教授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大量的图像史料展现了中国形象在德国的流变。有关中国的信息在12世纪时传入德意志,艺术家们以欧洲的环境为基础,想象出了所谓“中国图景”,但严重失真。至16世纪,中国形象在德意志开始趋于真实,却并未脱离德意志人基于自身的想象。随着17世纪“东学西渐”的兴起,中国以发达、进步的形象出现在德意志,受到一些学者和君主的推崇,“中国热”也在德国兴盛一时。进入19世纪,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思维充斥于德国,中国越来越被丑化,“污名化”,诸如“中国保守陈腐”、“西方要‘拯救’中国”等论调甚嚣尘上,乃至最终出现“黄祸论”等极端观点,这一局面一直持续至20世纪。
谈及当代,培高德教授认为,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德国对中国的看法又有所转变。在许多德国人看来,当今中国是现代化的中国,是日新月异的中国。中国文化也对德国人有了越来越大的吸引力。但在近些年,“中国威胁论”的鼓吹者不断增多,又给中国在德国的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
展望未来,培高德教授强调,中德关系机遇与挑战并存,双方应当加强沟通交流消除隔阂与偏见,克服不实的想象,推动中德关系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互动环节,培高德教授对现场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最后,孙立新教授对本讲座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对向培高德教授表示感谢。本次讲座在活跃的气氛中结束。
在讲座前一日,培高德教授为学院德国史专业的研究生授课,介绍了德国档案馆及其馆藏历史资料状况,以及1902年以前手写体德文文字的识读方法,使研究生们深受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