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3日,在我国第15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为提高公众对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意识,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举办专题讲座(长风论坛·鳌山009期):“遗产研究的三个面向:政策叙事与学术议题”。此次讲座邀请我院博物馆学、遗产研究方向尹凯副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博物馆肖贵田研究员担任主持人。
讲座伊始,尹凯老师便对遗产研究论题的主要思路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即通过国际文件和公约中制度化的叙事策略来探究遗产研究领域中的学术关照,并引申出对于遗产研究诸面向的思考。
讲座内容主要分为了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问题的提出。尹凯老师谈到问题意识的出现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便是对于遗产研究领域的困惑。困惑之处在于,中国的遗产研究的学者虽已形成堪称“族群”的规模,但尚未存在一个共享的交流平台和话语体系。第二个方面是对于遗产研究的认知存在制度化梳理和二元结构书写的取向,对遗产总体性的阐释不足。
第二个部分是假设与印证:遗产研究的三个面向。尹凯老师谈到在受到罗德尼·哈里森以及其他学者的关于遗产内涵的假设的启发之下,提出了遗产研究的三个面向,即作为物件的遗产、作为地点的遗产、作为实践的遗产,而这三个遗产研究的面向均与国际文件的制定密切有关。分别可追溯至1970年《UNESCO公约》、1972年《世遗公约》、2003年《非遗公约》。对于政策文件的叙事性解读,尹凯老师采用了价值框架、问题框架、行动框架的政策叙事框架。
浙江松阳县酉田村
第三个部分是遗产研究的三个面向:政策和议题。对1954年《海牙公约》、1970年《UNESCO公约》、1972年《世遗公约》、2003年《非遗公约》分别通过遗产概念、政策叙事、政策困境、学术议题四个方面进行剖析。1954年《海牙公约》关注遗产物件和遗产地方,虽强调了遗产的普世价值,但却缺乏遗产价值的清晰认定,同时模糊了两种遗产的差异。1970年《UNESCO公约》,遗产物件的归还回国问题引发了文化国际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的学术争论。1972年《世遗公约》对于遗产地方的关注生成了遗产的二元结构关系,即地方的、经验的文化领域遗产和全球的、理性的文明领域遗产,从而导致了批判性遗产研究等学术议题和争论。2003年《非遗公约》关注遗产实践,遗产的认同主体转向地方社区、群体和个体,导致遗产无处不在的遗产自决和遗产社会的形态。
第四个部分是关于遗产的三个面向是否能构成总体性表达的研究。尹凯老师首先将三个面向分开来剖析,遗产物件指向的是文化民族主义维度,遗产地方指向的是文化国际主义维度,遗产实践指向的是文化地方主义维度。遗产的总体性表达是一种重回遗产本体轮的尝试,是对于“何为遗产”的总体性图景的理解。
浙江松阳县陈家铺村
讲座的最后,尹凯老师回答了参会人员提出的问题,肖贵田研究员做了简要总结和致谢。本次讲座采用腾讯会议在线形式,哔哩哔哩网站线上同步直播,吸引了众多来自山东大学考古文博专业师生以及全国各地考古文博单位的同仁400余人参加。
尹凯,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博物馆研究、文化遗产研究,2019年入选第五批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出版《以观众为中心:博物馆的新实践》、《生态博物馆:思想、理论与实践》等多篇专著译著,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在博物馆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重要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