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30日下午15:00—17:00,东北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秦汉史学会副会长王彦辉先生做客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长风讲坛,在知新楼A1017为学院师生带来了题为“简牍与制度——关于秦汉时期徭役问题的检讨”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代国玺教授主持。
王彦辉教授从《汉书·食货志》所载董仲舒《限民名田疏》中“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一句讲起,认为前人诸说多有抵牾,并明确了该句的正确句读,指出秦汉时期广义的徭役包括“更卒”徭役、“外徭”和“戍徭”,而狭义的徭役主要指“更卒”徭役和“外徭”。其中“更卒”徭役指丁男在本县所服徭役,徭役性质属于法定的“恒事”或经“上请”所行徭役;“外徭”指的是“一岁力役”,由朝廷征发或郡国承命兴徭,徭卒要离开本县到徭所从事转漕作等。
之后,王彦辉教授谈到了“更徭”的服役方式与役期。他根据《史记》和简牍材料指出:1.徭徒每年行徭不止一次,每次行徭的天数由徭事的性质和工期决定;2.徭徒一年所服“更卒”总量为一个月,超出部分留至下一年;3.按月券书徭徒“行月及所为天数”的制度,是总“更卒”与“外徭”而设。
接下来,王彦辉教授探讨了张家山汉简《史律》与松柏汉墓47号木牍《南郡卒更簿》涉及到的徭役问题。王彦辉教授指出卜、祝、乐人等职业有特殊性,张家山汉简《史律》的“若干更”属于职役的“当值”,不能与徭役性质的“更”混同视之。对于松柏木牍《南郡卒更簿》文本性质问题,王彦辉教授认为:《南郡卒更簿》作为南郡存档的年度考核县道侯国行徭统计的抄本,反映了国家对地方行徭采取的是总量控制、县道侯国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安排行徭的次数和每更徭员数的总体方针。
最后,在师生交流环节,同学们就秦汉时期戍卒征发等方面的问题向王彦辉教授请教,王彦辉教授都一一给出了回答。代国玺老师在总结时表示,赋役制度是秦汉史研究的难点,而王彦辉教授的研究恰是对这一领域的重要推进;秦汉史材料奇缺、学术积淀深厚,要求治学者具有独到的分析和推理能力,王彦辉教授的治学方法非常具有启发性,为同学们提供了极佳的范例。此次讲座使同学们对秦汉时期的徭役制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家都表示获益匪浅。
嘉宾简介
王彦辉,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东北师大“仿吾计划”特聘教授。兼职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吉林省历史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秦汉史、简牍学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史学月刊》等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主要著作有《张家山汉简〈 二年律令〉与汉代社会研究》《古史体系的建构与重塑——古史分期与社会形态理论研究》《秦汉户籍管理与赋役制度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