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18日,“中古”“近古”之变——考古学视野下的 3-13 世纪中国墓葬美术与宗教美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青岛举行。山东大学校长助理、青岛校区党工委书记邢占军,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博物馆馆长方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方晗主持。
邢占军在致辞中代表山东大学向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山东大学考古学科特色突出,成就显著,底蕴深厚,形成了“课堂-田野-实验室”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优势,汇聚了一大批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产出了一大批极具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他表示,通过大家的思想碰撞与智慧分享,一定会对美术考古学科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作出积极贡献。
方辉对前来参会的嘉宾、学者表示衷心感谢。他详细介绍了山大考古学科发展历史。他提到,刘敦愿先生等学术大家为考古学科的成立积基树本,又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和执着追求,最终发展成为如今体系成熟、优势明显的山东大学考古学科。作为美术史与考古学、历史学等深度融通的一门学科,美术考古所发掘的新材料和开辟的新视野,具有极大潜力,对我们探寻中华文明,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大会分为“宗教美术”和“墓葬美术与物质文化”两个主题,与会嘉宾就不同主题进行了十场学术报告和一场圆桌对谈。
在“宗教美术”会场中,与会学者分别围绕佛教美术、道教美术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研究对象涉及造像、摩崖、碑刻、壁画等多个领域,既有着眼于中土地区的宗教研究,也有对西域和藏地佛教艺术的关注,其中,四川大学常青教授从更具概括性的层面对二十世纪中国佛教美术考古学展开总结与反思。在“墓葬美术与物质文化”会场中,首先是围绕中古、近古时期墓葬美术的图式、意义进行汇报,发言学者对不同时段的墓葬之中出现的一些极具代表性的考古材料,如东汉石柱、北朝至唐的门楼图像、宋辽金元的墓主像等,发表了各自富有启发性的新见解;对物质文化领域的研究展开讨论,内容囊括青铜器、瓷器、建筑及星宿等多个方面,其中不仅有围绕器物结构、技术、功能等实用方面的研讨,也有聚焦器物被赋予的思想意涵、人文价值的探究。
圆桌对谈由山东大学李清泉教授主持。哈佛大学汪悦进教授首先讲到如何利用中古、近古艺术史的故事和考古材料找到艺术史独特的故事线,以中国古代蝉纹图像为例,回顾了蝉作为美术元素在不同时段的图像话语;芝加哥大学林伟正教授和四川大学霍巍教授对中西方美术史和考古学的发展、互动进行回顾,阐述了自己对于学科建设的见解;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建欣教授以中古时期佛珠的崇拜为例,对跨学科研究的学术景观予以解读;武汉大学魏斌与浙江大学余欣教授分别强调了文化空间的氛围感和民生信仰实践对美术考古研究的重要价值。李清泉教授在最后总结中指出,3至13世纪这段时间,经历了“走入中古”到“走出中古”的阶段,丰富的墓葬与宗教美术材料为我们展示了多方面的问题,涉及不同民族、区域之间文化的整合,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些材料开拓研究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会议最后,浙江大学谢继胜教授、中央美术学院贺西林教授做总结发言。
19日上午,与会嘉宾参观了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山东大学博物馆(青岛)。
本次研讨会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遗产研究院,山东大学博物馆,《东方考古》编辑部主办,会议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进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早稻田大学等20余所国内外知名院校、科研机构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及学生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