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初绽,春意融融,站在四月的尾巴,毕业季的脚步在春日的暖阳中悄悄走近。纵有离别感伤,但奋斗与拼搏一直是青春永恒的注解。在不久前结束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工作以及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中,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4级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成绩优异,11名同学即将进入硕士研究生学习,其中2人免试进入中国人民大学(1人)、山东大学(1人)学习,9人分别以优异成绩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1人)、南京大学(1人)、中山大学(1人)、中国政法大学(1人)、四川大学(1人)、山东大学(3人)、郑州大学(1人)等国内知名高校录取。四年回首,斑驳的时光满载成长的星辉,谱写出一个“学霸”班级的精彩故事。
相遇山大 ▪ 热情与坚持书写无悔青春
2014年9月6日,怀着对历史文物的深沉热爱,来自五湖四海的他们,相聚在文史见长的百年山大。初识文博,每个人是那样新奇与懵懂。邾国故城遗址与考古的首次接触,南京之行的震撼与难忘,一百天田野考古实习……四年间,从课堂理论到田野实践,从博物馆到古建筑、古村落再到考古遗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专业学习方面,他们深入钻研,精益求精,班级三年平均学分绩点(五分制)4.12,连续四年挂科率为零,英语四六级通过率100%,超过半数同学获得各类奖学金。曾经模糊的专业概念在满满的热情与坚持中逐渐清晰,凝成每个文博人心中最为坚定的理想。
2017年3月,大三的他们迎来了考古、文博专业大学四年最重要的一门必修课——田野考古实习。三个月,从春风和煦到夏日炎炎,一群为梦想而努力的人们相聚邾国故城遗址,白天与广阔的麦田和澄澈的蓝天相伴,在探方中寻找奇迹与答案,夜晚便在自习室挑灯夜读。为期一百多天的田野实习,2014级文博班同学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与不怕苦累的钻研精神圆满完成了实习任务,得到了带队老师与师兄师姐的高度评价。
脚踏实地,厚积薄发。2017年暑假,面临未来抉择的他们开始了考研备战,披星戴月,全力以赴,用努力的汗水与时间赛跑。知新楼的钟声阵阵,图书馆的书声郎朗,见证着年轻文博人无悔的坚持与付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最终,他们以11份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为四年大学生活画下最完美的句点。
不抛弃,不放弃 ▪ 打造有灵魂、有温度的优良学风班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定有着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四年中,2014级文博11名同学相携相伴,“互帮互助,同甘共苦,不让一个掉队,让每个人都有归属感”的班级精神,正是对大学里“班级”内涵最为生动的诠释。
组班之初,文博便依托本专业特色着手进行班级文化建设。不论是作为班级精神象征的班徽,还是成为班级文化代言的“山大红”文化衫,都极大增强了班级同学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四年来,2014级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始终以打造优良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为核心,形成了扎实良好的班风与学风。班级同学自主学习热情高涨,在繁忙的专业课程之余,全体同学自愿利用晚上的时间向老师学习绘图;学思并重,知行合一,同学们同样重视专业实践,大多数同学利用寒暑假以及周末时间参与到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和考古实验室工作中,在实践中不断夯实专业基础。
在良好班风学风的带动下,班级不仅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同学之间的情谊也愈渐深厚。备战考研期间,班级同学会无私分享相关资料,两名推免同学承担起全部班级事务,班长张小宁写给同学的一封信在压力下的同学们倍感温暖。互帮互助,携手前行,正是这样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使2014级文博班创造了11人全部读研的奇迹,班级对于他们来说,也不再仅是一个标签、符号,更是四年青春的寄托与温暖港湾。
心怀理想,笃行致远 ▪ 有行动方有收获
“人不在于知,而重在于行”。如果说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的灵魂,那么行动力才是一个班级优秀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四年以来,2014级文博不断探索适合专业特色的文化活动,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读书会、外出参观实习、课前300秒、“诚信状”系列活动、节日送温暖以及各种主题班会、团会等等,这个仅有11人的小班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与实践中不断成长,焕发活力,形成了“一呼百应”的强大行动力。
此外,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学习也是文博专业的一大特点。无论是专业教师的学术讲座,还是行政老师们的座谈交流,答疑解惑,倾听想法,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助力。老师身上的优秀品质与治学思想深刻影响着每位同学,班主任王建波老师的读书会,田野实习期间的郎剑锋老师和陈章龙老师在白天实习后仍学习至凌晨的状态,都激励着同学们在实习的过程中潜心笃志,不懈耕耘,为梦想而努力奋斗。
再过两个月,历史文化学院2014级文物与博物馆的同学便要迎来他们的毕业季,踏上未知又无限明亮的新征程。但无论他们身处何方、是何角色,他们一定不会忘记这个燃烧青春的校园,不会忘记相伴成长的师长,不会忘记风里雨里相携相伴的同窗。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属于2014级文博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愿这个“学霸”班级中的每个人,干霄凌云,前途似锦。
《济南时报》2018年5月4日对班级进行报道:http://pdf.e23.cn/reader.php?no=16&istk=0&pdfclass=2&pdfid=20180504&total_num=28